工商管理是近年来报考的热门专业,工商管理又称工商企业管理或企业管理,是管理学与经济学交叉产生的学科,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具体到企业事务上则表现为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削减商业成本,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如何根据市场前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水平,更倚重于管理水平。工商管理是面向商业企业的管理,内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流程,因此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综合了很多学科的知识,比如法律、市场营销、财政、会计等。工商管理着眼全局,不需要学生具备某项技术能力,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统揽全局、人事沟通、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一个市场部门的管理者,他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作出合适的市场规划,选定目标市场,协调部门员工进行产品的开发和宣传。管理者并不需要开发产品,或者设计广告宣传,而是把所有从事不同部分工作的人员协调起来,给大家一个一致的目标和方向,并且顺利地完成这个目标。
我国各高校普遍设有工商管理专业,但是各院校之间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另外,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分配型人才,所以用人单位特别在意毕业生的大学“出身”。建议同学在报考时注意院系的师资力量、优势专业以及是否同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等,尽量选择学科实力较强的名校。在学习工商管理专业时,特别要注意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趋向选择一到两个专项领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深究,要注重实务部分的练习,使自己的能力结构更加合理。另外,学生除了要学好课本知识以外,最好多看一些课外的管理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除了巩固自身的理论知识,建议学生多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工商管理不同于理论研究型专业,它更注重实用性。真正的管理能力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从亲身实践中得来的。本专业的优秀学生大部分在上大学期间就已经投身商海,实习推销商品,参加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不断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
“管理学”主要学习基础的管理概念、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原理、管理的过程与职能、管理的未来发展。“财务管理”主要学习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研究公司的筹资决策、股利决策、投资决策三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学习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内容。“管理经济学”主要学习微观经济理论、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如微观经济理论的需求分析、厂商理论、跨期选择、投机效应、次优理论等。“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开发过程、开发技术以及系统的应用和管理。“组织行为学”主要学习如何综合运用相关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会计学”主要学习基本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运筹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论(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图论、决策论、对策论、排队论、存储论、可靠性理论等。“市场营销”主要学习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营销的发展、市场营销的方法等内容。“企业战略管理”主要研究企业的功能与责任、所面临的机会与风险,重点讨论企业经营中所涉及的决策问题。相近专业信用管理、公安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产品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商品学、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及法律、商务策划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航运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体育产业管理、食品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劳动关系、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公共关系学、物流管理、采购管理、标准化工程、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重点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普通院校:天津商业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山西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吉林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吉首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新疆财经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西财经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管理类中的一个重要专业,性质比较特殊,几乎所有管理类专业的课程都有所涉猎,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经济学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本专业的同学在选择考研方向时既可以选择管理类专业又可以跨专业选择经济类专业。1.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几乎能够接触到所有的工商管理类的课程,这是本专业的一个优势。学生如果对其中某一门课程特别感兴趣,可以选择与之对应的研究生方向。工商管理类主要的研究生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企业管理等。2.经济类工商管理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学生在选择考研方向时不妨把眼界放宽,看看经济学中有哪些专业适合自己。经济学类主要的研究生专业包括:区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等。
工商管理主要可以从事的职业有文职人员、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会计、人力资源助理、销售代表等。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选的就业范围很广,各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的工商管理部门都是本专业学生的用武之地。各企事业单位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最大的流向,学生可以在这类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负责企业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人事调度等相关事宜,人际交往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选择这类职业。市场营销类岗位市场需求量大,对学历的要求低,注重个人能力,擅长沟通的同学可以选择这类职业。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考公务员等途径进入政府工商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这类工作除了对学生的专业成绩有一定要求之外,外语水平、政治面貌、学历也都有不同的要求,难度较高。
从市场需求来看,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缺口较大,工商管理的就业形势应该较好。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管理岗位的人才时更倾向于选择硕士或博士,大量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能选择转行。工商管理专业所教授的内容大都泛而不精,管理类岗位所需要的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在大学的学习和考试中难以得到锻炼和体现。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刚进入单位时一般会被派到基层锻炼一段时间,然后用人单位再根据其表现考虑是否适合从事管理岗位以及从事哪方面的管理岗位。这就要求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首先要戒骄戒躁,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工商管理的毕业生薪金水平往往和工作年限、经验、工作单位的效益挂钩,一般起始工资不会太高,随着工作年限、经验的增加,薪金水平也相应增加,一般中层管理人员年薪能够达到10万?20万兀,一些有经验的高管人员甚至可以达到年薪上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