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的适航性是指航空器能在预期环境中安全飞行的固有品质,是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操纵性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下具备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适航要求已经渗透到从航空器概念设计到飞行退役的全寿命过程的各个环节。适航技术研究包含适航设计技术、适航验证技术、适航审定技术,其综合表现为适航管理,并形成整套的强制执行的适航要求。目前,发达国家己形成的适航设计与验证体系,作为技术壁垒制约其他国家的民用航空发展。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主要研究的就是航空器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下,所反映出来的包括飞行性能、动静强度等安全品质。在飞机总体和结构设计与试航相符性评估、飞机结构性设计、安全性工程等领域有较深入的探索。主要内容涉及气动、结构、飞行品质等多个学科。
一般情况下,航空航天类专业录取时,对考生的要求较为严格,甚至学习模式都大不相同。飞行器适航技术要求肝功能正常,色觉正常,男生身高不低于168CM、女生身高不低于156CM。比较特殊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则要求生活不能自理、任何一眼矫正到E字表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斜视、色盲色弱、嗅觉迟钝、口吃、双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等,患有以上疾病之一的考生均不予录取。并且,该校本专业采用本硕连读优秀生培养模式,通过招生录取选拔,入学后与飞机设计、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航空电器、飞行器制造工程等专业合作办学,前三年学习飞机、发动机、飞机系统与机载设备、飞行器制造等专门知识, 第四年集中学习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与管理知识,考核合格后,直接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航空概论”主要介绍飞机飞行原理和飞机主要构造。在飞行原理方面,介绍了空气动力基础,含流体特性及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低亚声速和跨高速时的空气动力、飞机的飞行原理与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在飞机的构造方面,介绍了飞机发动机,机身、机翼、尾翼、起落装置和机载设备的原理及构造。“飞行力学”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航空飞行器飞行性能,飞行稳定性与操纵性和航天器动力学基础。“飞行器总体设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飞行器总体设计概述、飞机几何建模方法、优化设计方法、多学科优化方法、飞机环保指标、和面向环保性的飞机参数设计等部分。“飞机与发动机结构与强度”以飞机和发动机结构强度分析为线索,综合了飞机和发动机结构静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强度三方面的内容,包括飞机的外载荷,飞机与发动机结构受力分析,结构静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结构疲劳强度,线弹性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及应用,飞机机体结构修理中的强度计算。“可靠性原理”以概率论数理统计课程为基础、注重实际应用的一门工程专业课。“适航规章”是指各国政府主管部门为保证航空器适航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是国家法规文件系统的一部分。“适航管理工程”以保障飞行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相近专业 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的考研方向主要有:1.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民用飞机与新概念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及气动载荷的设计、分析、预测和优化;研究飞行性能分析和优化、飞行品质评定体系与评价准则、飞行控制和自主飞行等;研究与飞行动力学相关的飞行安全问题,如失速/尾旋等大迎角气动/飞行特性、驾驶员与人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特征和控制模型、大气扰动、冰、雪、暴雨等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等。2.航空器适航性技术基础研究。研究航空器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下,所反映出来的包括飞行性能、动静强度等安全品质。主要内容涉及气动、结构、飞行品质等多个学科。作为北航与民航合作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器适航技术研究中心的主力参加单位之一,在航空发动机适航性、控制与系统安全性、大型民用飞机结构与气动载荷等几个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对适航条例的符合性技术基础提供研究支持。3.航空动力装置热科学与排放控制。主要以航空发动机的热端部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常见故障现象回归设计准则,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热端部件的热科学与排放控制技术体现了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固体力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本方向主要研究热端部件的燃烧与传热机理、热防护与排放控制技术、热端结构热耦合技术等。4.飞行器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方向的研究旨在保障飞行器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开展先进飞行器材料与结构的优化、损伤容限设计与评定、缺损结构修补和飞行载荷计算等方面研究,这些基础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可以缩短飞行器研制周期、提高飞行器质量。
毕业后可到适航审定与管理部门、民航单位、民用航空设计及制造单位,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毕业后可进入的单位推荐:上海适航审定中心、沈阳适航审定中心等适航审定与管理部门,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有限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等民航单位,以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等。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是国家新开设的特设专业,依托于国防紧缺学科,因此,就微观层面来说,该专业毕业后被直接输入适航领域,就业相对较容易。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适航技术较多运用于民航,而目前,较有市场的民航是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德国、法国、西班牙与英国合作的空客。我国民航大型客机的不成熟,量产化水平也较薄弱,从而导致了我国的适航技术人才需求不是很大,就业空间相对比较有限。此外,该领域工作的专业性和对口性均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