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是研究如何应用信息处理技术、电路与系统理论、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对电子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的学科,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于一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语音和图像信息的获取、传输、 控制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成果覆盖面很广,社会生活中很多领域都有它的影子,如电话交换局中各种电话信号的处理,电脑、手机传递我们的声音和图像,都与本专业的研究有密切的关系。本专业注重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学习基础数学知识,物理学电学知识、主要是电路知识,了解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工作的方式、原理,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信号灯是如何传输的。主要学习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与设计,普通电子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应用,例如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等,能读懂并分析通信设备、家用电子产品的电路图,具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的设计和组织的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掌握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尤其注重学生在信息处理技术、嵌入式系统、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电子设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与操作能力。本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接受很多训练,如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有些院校还会为学生安排专业导师指导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因此本专业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适合那些动手能力强、喜欢手工作业的理科男生。另外,本专业由于涵盖的内容广泛,很多院校会开设不同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电子系统。主要面向雷达和通信等行业,侧重于雷达、通信等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的获取、传输、处理和系统控制。2.信息处理。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处理研究和开发领域,重点培养信息处理的软、硬件设计能力。3.空天电子技术。主要面向航天电子信息领域,侧重微波遥感及其信息处理的软、硬件设计能力,以及空间电子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等。4.电磁场与微波。面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重点培养天线、微波、电波传播和电磁兼容的设计、仿真及测量的能力。
“信号与系统”与电路分析基础密切联系的课程,从系统的观点分析研究信号分解与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电路分析基础”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元件、等效变换、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动态电路分析等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基础”研究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包括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通信原理”学习数字通信系统中各种通信信号的产生、传输和解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多媒体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建立逻辑关系。“数字信号处理”学习将信号以数字方式表示并处理的理论和技术。“模拟电路”学习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电路原理图的识图、电子电路的分析、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等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数字电路”学习数字电路基础、组合与时序逻辑电路的基础与应用、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等知识。“微机原理”主要学习微型计算机的结构、8086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方法、微机系统接口电路的设计及编程方法。“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研究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及各种常用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相关应用。相近专业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电子信息科学类、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机械电子工程、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影视艺术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电气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电力工程与管理、微电子制造工程、真空电子技术、电信工程及管理、仿真科学与技术、电机电器智能化、传感网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水声工程、电子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医学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艺术
重点院校: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 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普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黒龙江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浙江工程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机电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华东地质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青岛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 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工程学院、青岛化工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工学院、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学院、湘潭大学、南华大学、中南林学院、株洲工学院、汕头大学、深圳大学、五邑大学、湛江海洋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工学院、广西民族学院、西南师范大学、渝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民族学院、西南石油学院、四川轻化工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贵州工业大学、云南民族学院、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工业学院、西安邮电学院、西安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的毕业生如果想考研深造,可选的方向有很多,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下设的专业都适合本专业学生报考。其中电子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等都是报考比较集中的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范围包括通信理论与技术、电子与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目前开设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控制等,国内此专业的招生院校中实力比较强的有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电路与系统专业研究的是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现代电路理论及其应用、DSP与信号实时编码技术、嵌入式系统、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等。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专业实力很强。
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面向智能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数字媒体、机器人等领域,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级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电子领域的各企业单位就职,可从事的工作一般包括:1.技术支持类。可以到电子运营商(如移动、网通等)、中外企业(如华为、联想、西门子、朗讯等)等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制造、应用、维护等工作。如在华为企业从事售后维修、生产管理、售前检测等工作。相对来说,本科生从事这类工作的比例较高。2.研发设计类。还可以在这些企业单位从事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与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工作。比如电子工程师,负责设计开发电子、通信器件,或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3.策划主管类。本专业毕业生如果能力足够,还可以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不过这种工作对经验、知识的要求比研发设计类的还要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直很好,近几年的就业率很高。就职工种以技术类为主,研发策划类比较少,还有部分同学考了公务员。工作薪金水平根据工种的不同而不同,技术支持类与公务员类偏低,研发设计类的薪资比较高,但本科生从事研发工作的数量不是很多。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及各省会和沿海发达城市。就职单位以国有企业、其他类型企业为主,三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较少。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浪网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本专业是前沿学科,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己经与电子信息技术脱不开联系。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手机短信等业务在迅速扩展,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也发展迅速。这些行业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支持人才,尤其是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监视与维修类人才。另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