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址:
青岛市松岭路69号(崂山校区),青岛市郑州路53号(四方校区)
招生办电话
介绍:青岛科技大学原名青岛化工学院,前身是1950年9月创建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8月迁至青岛,改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1958年9月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1984年9月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原国家化学工业部划转山东省领导,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学校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创造了被社会广为关注的“科技大学现象”。10余年来获得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1项国家科技部杜邦科技创新奖。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全国普通高校获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排行榜(1997~1999)排序,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位居全国高校第5位,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位居全国高校第74位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的《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数排序》(1985~2000),位居全国高校第67位,居省属高校第一位1999~2003年被SCI、EI收录的论文分别位居全国高校第101、103、105、108、83位和79、98、86、86、87位。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日、俄、德、英、韩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同德、俄、加、美、韩等国多所高校广泛开展合作办学,尤其是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合作项目,成为山东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学校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同时注意选派优秀教师、学者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日益广泛的对外交流活动,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办学水平。学校在波涛汹涌的时代激流中走过了55个春秋,展望未来,学校前程似锦。不久的将来,学校将成为一所规模近3万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理、工、文、经、管、医、法等多学科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名牌大学。学生信息: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专业信息:高分子材料及成型加工学科,化学工程学科实验室: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青岛科技大学的主干学科,也是山东省重点学科。该学科始建于1950年,其前身为橡胶工艺专业。经过近60年的建设,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橡胶工程研究所、塑料工程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并建有山东省高分子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青岛市高分子材料行业技术中心。本学科现设材料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三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专业(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以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材料工程(工程硕士)两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同时还设有橡胶工程、塑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印刷工程和包装工程等本科专业,2008年本学科各类在校学生2300人。 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建设,目前有在职员工122人,其中教授22人,另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60余人。同时,重点实验室还聘请国外内外著名科学家21人作为客座教授对实验室建设工作加以指导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王佛松院士,副主任为程鎔时院士和江明院士。一批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 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以长期的历史积淀为基础,以橡胶工程为突出特色教师信息: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45人,教授、副教授740人,其中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6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6人,山东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9人,山东省学科带头人5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2人,山东省“十大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9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2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达1325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471人。著名教师信息:
高考报考
高考报考描述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描述内容
个性化辅导
个性化辅导描述内容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描述内容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描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