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北路4号
招生办电话
介绍:西安工业学院简介西安工业学院建校于1955年,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总面积1600余亩(含新校区),设有校本部、洪庆、雁塔、未央四个校区。学校的主校区座落于古城西安,附近有兴庆公园、环城公园,交通方便,周边商业繁华洪庆校区座落于西安东郊洪庆工业园区雁塔校区位于西安市小寨西路。未央校区正在建设之中,目前总体规划已经通过。各校区内绿树掩映,环境优美,是理想的学习、生活场所。学校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校园”。校党委被陕西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先进高等学校党委”。并先后获评“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先进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先进学校”、“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和继续教育,为国防建设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1998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学校文史、理工、外语、艺术、体育五个招生类别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各类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4554人。学校现有9个二级学院,5个系,3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在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4个学科门类中有17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具有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资格)。此外,还具有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光学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为省部级重点学科,薄膜技术与光学测试实验室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工程研究中心为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省政府首批命名的“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学校现有各类教职工1343人,其中专职教师892名,教授、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489人,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445人,教授中到国外留学或访问过的占51%,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2%。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骨干,其中不少已经成长为学科学术带头人。担任硕士生导师的有120人,8位教授已经被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已经培养出或正在培养博士生32名。学校已经拥有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已经形成,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学校用于教学科研仪器的总值1.13亿元,现有计算机终端3000余台,校网络中心是全国高校联网的首批成员,电教中心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现代化的信息渠道。学校图书馆藏书108万册,长期订阅国内外期刊2254种。长期以来,西安工业学院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企业和研究所紧密合作,承担了大量的国防科工委项目,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97项。学校的科研经费,连续两年超过2000多万,近三年来经鉴定的科研项目123项,其中通过省部级鉴定的45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1项,获省部级奖励的33项,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65项。“多头小离子源沉积离子束辅助蒸发镀膜新工艺研究”和“弹目偏差向量测试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五年来出版专著和教材85部,发表论文共1354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和国际会议上交流的论文177篇。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派出100余人赴德、美、日、英、俄等国进修邀请127位外国专家来院讲学,并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白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电子信息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美国洛杉矶城市大学、美国阿姆斯壮大学、德国亚历山大大学、加拿大兰普敦学院、秘鲁圣马科大学、巴西巴西利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忆安理工学院等近20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我校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00总体就业率95.74%2001总体就业率94.51%2002年总体就业率91.23%2003年总体就业率91.86%。2003年许多毕业生到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城市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8.3%,这个比例在逐年上升。《光明日报》以“为有源头活水来——西安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纪实”为标题全面报导了学院改革发展的成果。目前,学校为寻求更大的发展,正在根据自己的蓝图修建新校区,全校师生员工正在齐心协力为学校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同时,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工为主,理工文商相结合,突出制造技术,并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办学特色,加快改革步伐,努力把学校办成特色明显、充满活力的多科性工业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建立了大学生科技骨干人才库,围绕“探索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项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中的优秀科技人才,在全国和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编程竞赛、创业大赛等课外活动中获得80多项全国与陕西省大奖,团体名次位于陕西高校前列。我校蓝、足、排球队整体水平多年来一直保持在陕西省高校前三名。女子篮球队在2001年全国CUBA大学生联赛中获得第四名。另外,在陕西省第十一届大学生文化节“自我形象设计大赛”、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猴王杯”陕西首届高校校际歌手对抗赛、2003年陕西大学生艺术节、陕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陕西教育系统2003年“创佳评差”活动中均获得团体奖项。展示了我校学生的风貌,使学生第二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正因我校在学生素质教育和实践活动工作中所取得的不斐成绩,从1998~2003年,我校连续六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同时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团省委评为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2003—2005年度陕西省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重点实施院校之一。办学特色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校有近50年的办学经验,特别是近20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自己“面向企业、立足一线,突出制造技术”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传媒多次报道。为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及适应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及时反映最新的教育观念,在培养计划的基础上确立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基础,娴熟的动手能力,适应竞争的综合素质”。同时进一步强化外语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按新的培养目标要求,对全日制本科学生实行“3+3+2”培养模式,即:第一个“3”指学生在校1~3学期,为“公共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体现“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理论教学上突出外语、计算机能力、数理基础、人文基础和综合素质教育,在实践教学上,突出训练工程化。第二个“3”指学生在校4~6学期,为“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体现“深厚的专业基础”,内容包括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教育。第三个“2”指学生在校7~8学期,为“专业教育”阶段,主要体现“娴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竞争的综合素质”。一般在第7学期设置专业(方向)必修和选修课程,第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信息:学校设有12个学院、1个思政部和1个工业中心等14个教学单位。现有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本科生17000余人专业信息:光学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校现有未央、金花、雁塔三个校区,占地1160亩,校舍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3亿元,馆藏图书130多万册,并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现有各类实验室114个,基础实验室及服务与共享公共平台完善;拥有一流的工程训练基地——工业中心,有5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在校外建立了76个稳定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办学条件处于同类院校先进水平。教师信息:学校现有各类教职工1343人,其中专职教师892名,教授、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489人,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445人,教授中到国外留学或访问过的占51%,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2%。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骨干,其中不少已经成长为学科学术带头人。担任硕士生导师的有120人,8位教授已经被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已经培养出或正在培养博士生32名。学校已经拥有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已经形成,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著名教师信息:
高考报考
高考报考描述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描述内容
个性化辅导
个性化辅导描述内容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描述内容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描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