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211 985
当前位置:武汉大学 > 院校主页
院校分数线

湖北  

年份 招生批次 最高分 最低分 录取数
2015 本科一批A段 622 597 6
2014 本科一批A段 635 616 6
2013 本科一批A段 -- -- 6

学校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招生办电话

027-68754231; 68754826

  • 院校介绍
  • 同省院校

介绍: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合校十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11年,学校进入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400强。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66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计算机大楼等拔地而起,成为学校迈入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7个学院(系)。有119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3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50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347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400余人,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37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第一、二、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三位,第四届居第二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译著《康德三大批判新译》、学术专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等成为新时期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2848人,硕士研究生13759人,博士研究生7477人,其中包括港澳台侨学生1022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422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4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44个国家和地区的37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磨砺,百余年的辉煌。武汉大学正充满信心,豪迈地迈向美好未来!学生信息: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2848人,硕士研究生13759人,博士研究生7477人,其中包括港澳台侨学生1022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422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4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专业信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史,无线电物理,分析化学,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口腔基础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社会保障,图书馆学,情报学。实验室:学校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师信息: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400余人,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著名教师信息:国家级教学名师:石云霞 ·汪存信 ·姚端正 ·樊明文·郭齐勇 ·李征航 ·孟勤国 ·马费成 ·赵林 ·罗以澄 ·刘耀林 ·丁俊萍 ·何炎祥 ·边专 ·程功臻

(点击展开全文)
官方网站
  • 学校类型:大学
  • 学科类型:综合
  • 隶属于:教育部
  • 大学实力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专业学位点(综合实力:A)带*者为第十次增列学位点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中国古代史;无线电物理;分析化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口腔基础医学;社会保障;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肿瘤学;耳鼻咽喉科学*;外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内科学;系统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流体机械及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流体力学;法语语言文学;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制浆造纸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急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专业学位点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测绘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工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控制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仪器仪表工程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口腔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
>
网站首页  |  高考报考  |  职业生涯规划  |  课程辅导  |  出国留学  |  自助招生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吉ICP备16007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