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成都理工大学 > 院校主页
院校分数线

四川  

年份 招生批次 最高分 最低分 录取数
2015 本科一批A段 539 490 5
2014 本科一批A段 576 525 5
2013 本科二批A段 -- -- 5

学校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招生办电话

028-84078927

  • 院校介绍
  • 同省院校

介绍:成都理工大学简介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划转地方及后来三校合并后,现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四川省重点高校。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农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4年学校本部设15个学院和教学单位、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西南石油学院合建)、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科技部与四川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重点实验室、11个部省级重点学科、6个部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35个研究机构。设有工学、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硕士点、9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53个本科专业。2004年校本部各类在校学生25000余人,其中博士生418人、硕士生1076人、工程硕士321人,在编教职工2021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63人、教授139人、副教授251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7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个。成都理工大学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0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级奖600余项 。仅1992年以来,就获国家和部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获奖教材达26部。学校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连续数年组队参加“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重要赛事,获得132项国家级奖励和48项省部级奖励。上述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成都理工大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交往,先后与30多所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外国专家及留学生来校讲学、留学,出访270余人次,开展了200余项科研合作。学校还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独立主办或联合主办学术期刊6种。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等独立学院和联合办学点多个,与资源、能源、环境、建设、军工、高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或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成都理工大学有着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学校博物馆是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以地学类为主的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 6万余件,其中不乏国家以及世界级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马门溪龙”化石、“重庆大竹鱼”化石、“隆昌铁陨石”等。博物馆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首批建设的数字博物馆,并获得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级别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基地称号。学校图书馆藏书135万余册,拥有中外文电子全文期刊14000多种,并且集藏、借、阅、咨一体化和印刷性文献与数字化信息相统一。学校档案馆馆藏丰富、管理规范、分类科学,是四川高校少数获“科技事业单位档案馆国家一级”称号的档案馆之一。学校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中央、沪蓉高速公路起点、多条重要交通干线交汇处,加上即将完成的就近征地,学校总共有近3000亩的校园面积。对于地处成都市区的高校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建校近50年来,已经为国家输送了近6万5千余名毕业生,他们绝大部分已成为所在部门的技术或管理骨干,涌现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成都理工大学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发扬“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精神,遵循“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正以豪迈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向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学生信息:专业信息: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应用化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国内油气地质学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又获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 ”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信息:博士生418人、硕士生1076人、工程硕士321人,在编教职工2021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63人、教授139人、副教授251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7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个。著名教师信息:

(点击展开全文)
官方网站
  • 学校类型:学院
  • 学科类型:工科
  • 隶属于:四川省教育厅
  • 大学实力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专业学位点(综合实力:C+)带*者为第十次增列学位点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核技术及应用*;固体地球物理学;岩土工程;油气田开发土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地质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传播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分析化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固体地球物理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路与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化学工艺;应用化学;油气田开发工程;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点工程硕士材料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化学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项目管理
>
网站首页  |  高考报考  |  职业生涯规划  |  课程辅导  |  出国留学  |  自助招生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吉ICP备16007884号